近年来,全球共同面临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带来的挑战,关于ESG的讨论不绝于耳。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十年,在内外驱动下,企业ESG报告数量爆发式增长。
ESG是英文Environmental(环境)、Social(社会)和Governance(治理)的缩写,是一种关注企业环境、社会、治理绩效而非财务绩效的投资理念和企业评价标准[1]。ESG是一种不同于财务维度的评价体系,其通过环境、社会、公司治理三个维度衡量企业发展或者项目投资在非财务指标维度的可持续性。整合ESG因素和财务指标,能够形成更加全面的资产筛选和项目投资分析框架
(一)内涵及基本指标
目前,不同机构在ESG分类和具体指标设置有所不同,但其内涵是统一的,强调企业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履行社会责任、提高治理水平[4]。根据对三大国际组织的指引(ISO2600社会实践、SASB、GRI可持续发展报告)、ESG评级公司关于ESG评级的披露信息,以及12家国际上交易所发布的ESG投资指引,ESG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1]:
ESG报告环境方面:碳及温室气体排放、环境政策、废物污染及管理政策、能源使用/消费,自然资源(特别是水资源)使用和管理政策、生物多样性、合规性、员工环境意识、绿色采购政策、节能减排措施、环境成本核算、绿色技术等。主要关注企业对能源投入、环保投入、废物防治等方面。
ESG报告社会方面:性别及性别平衡政策、人权政策及违反情况、社团(或社区)、健康安全、管理培训、劳动规范、产品责任、职业健康安全、产品质量、供应链责任管理、精准扶贫、公益慈善及其他等。主要关注员工、消费者及供应链管理等方面。
ESG报告治理方面:公司治理、贪污受贿政策、反不公平竞争、风险管理、税收透明、公平的劳动实践、道德行为准则、合规性、董事会独立性及多样性、组织结构、投资者关系等。主要关注公司运作、管理系统及企业正常等方面。
立标顾问专注验厂15年以上资质,有任何的认证、验厂服务欢迎咨询立标企业管理顾问机构——18922892579孙经理(微信同号)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