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盘查是以政府、企业等为单位计算其在社会和生产活动中各环节直接或者间接排放的温室气体,也可称作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二者的区别如下:
1、受众群体不同:
碳盘查面向所有存在温室气体排放的公司企业群体;
碳核查(在碳市场中)面向国家纳入要求控排和碳交易需履约的企业群体(即2013至2014年中任意一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达到1万吨标准煤以上(含)的企业法人单位)。
2、工作主体不同:
碳盘查重在自查,企业可以内部组织或聘请相关咨询机构对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进行盘查。企业有权决定如何开展碳盘查的相关工作,遵循企业的相关方针制定和行动策划,是一种自愿性质的内审行为。打个比方,好比做会计,企业自己做一个账本。
碳核查重在配合,是由具备公信力的第三方机构对企业某一时间段的温室气体排放进行核查,碳核查该第三方核查机构必须获得主管机构备案与办法的核查资质,通常每年由发改委公开招标决定。企业无权决定核查过程,只能积极配合相关工作,是一种强迫性质的外审行为。打个比方,好比企业做的账本的审计过程,叫做核查。
3、工作目的不同:
企业进行碳盘查基于自身生产和发展的考虑,主要目的是通过碳排放信息的披露吸引投资者与消费者的关注,提高社会责任与企业形象,达到国家政策要求,挖掘节能减排潜力;尤其对于出口型企业,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要求供应商做碳信息披露,甚至于产品碳足迹。
每年的碳核查工作是国家碳市场稳定运行的数据来源保证,通过历史核查,为主管机构进行配额分配提供有力保障,通过年度核查确保纳入企业碳排放数据真实有效,保障交易及履约的客观公正,帮助国家掌握大数据情况,为全国碳市场的建设提供数据和决策支撑,为实现国家碳减排目标打好基础。
4、常用标准不同:
碳盘查的主要标准规范包括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ISO-14064-1、世界资源研究所与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制定的温室气体议定书(GHG Protocol)。
碳核查(国内碳市场)的标准规范是由国家发改委制定的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通用规范的ISO-14064-3。
5、工作要求不同:
碳盘查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主动行为,对排放基准、盘查周期、严格程度没有强制性要求。企业可以在任何时间委托咨询机构活自己组织发起对碳排放情况进行核算,提出整改意见。
碳核查是企业的被动行为,具有强制性。对纳入国家碳市场的企业而言,每年都必须接受第三方机构对上一年度碳排放的核查,遵循相对严格的过程,以保证排放数据的准确性。
立标顾问专注验厂15年以上资质,有任何的认证、验厂服务欢迎咨询立标企业管理顾问机构——18922892579孙经理(微信同号)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