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汇是指通过植树造林、植被恢复等措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就像是地球的一个巨大“碳仓库”,将多余的碳储存起来,缓解气候变化带来的压力。跟着立标顾问一起来了解吧。
这一概念最早在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被正式提出,并作为减缓气候变化的主要措施之一。
1、自然碳汇
森林作为最主要的陆地碳汇,森林碳汇是指森林植物群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森林植被和土壤中的所有过程、活动或机制。
林业碳汇通常是指通过森林保护、湿地管理、荒漠化治理、造林和更新造林、森林经营管理、采伐林产品管理等林业经营管理活动,稳定和增加碳汇量。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海洋碳汇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活跃碳汇。据研究,人类活动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约55亿吨,其中约20亿吨被海洋吸收,而陆地生态系统仅吸收7亿吨左右。海洋生态系统通过物理固碳和生物固碳机制实现固碳,也被称为“蓝碳”。
草地碳汇
草地的碳储存能力仅次于森林。草本植物的生命周期较短,固碳速率相比森林较低,但凭借其庞大的地域覆盖和快速生长更新的特点,能在全球范围内累积可观的碳储量。
有研究发现,全国草地总碳储量约为239亿吨,其中土壤碳储量为221亿吨,植被碳储量为17.8亿吨。
湿地碳汇
湿地被誉为地球上最重要的碳库之一,尽管全球湿地面积仅占陆地面积的4~6%,但其碳储量约为3000~6000亿吨碳,占陆地生态系统碳储存总量的12~24%。
人工碳汇
人工碳汇包括碳捕捉与封存技术(CCS)、人工林和生物质能源等。例如,美国的“湿度摆动”技术,通过人工从大气中捕集二氧化碳并将其储存在地下储层中。
立标顾问专注验厂15年以上资质,有任何的认证、验厂服务欢迎咨询立标企业管理顾问机构——18922892579孙经理(微信同号)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